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日干部而设立的学校。其前身为红军大学。1936年6月在陕西瓦窑堡成立,不久后迁往陕西保安。最初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,1937年1月,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,校址迁往陕西延安。学校成立时,林彪任校长,刘伯承任副校长,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,罗瑞卿任教育长,刘亚楼任训练部长,杨至成任校务部长。抗大的学员以部队中的红军干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为主。

学校坚持“团结、紧张、严肃、活泼”的校训,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,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为特色的教育内容,培养抗日干部。1939年,抗大总校迁往晋冀豫边区,并在各主要根据地先后创办12所分校。1943年,总校迁回陕西绥德。1945年8月,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结束。学校开办期间,共培养十多万名抗日干部。

军政大学八个字的校训 扩展

团结、紧张、严肃、活泼

1938年,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(简称“抗大”)题写了校训:团结、紧张、严肃、活泼,这一八字校训与“抗大”的教育方针(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,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)相结合,称为“抗大”作风。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军政大学八个字的校训 扩展

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风:“团结、紧张、严肃、活泼”。

这八个字原是毛泽东同志为抗战时期的“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”制订的校训。

军政大学八个字的校训

猜你喜欢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888-888

邮件:admin@hwcsc.cn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